战国七分天下,各类能人异士层出不穷。百家争鸣,各类文化齐聚一堂。其中鬼谷子的四个徒弟对整个天下的形势都影响颇深。而最有意思的是,师兄弟的关系多不和睦。
比如说苏秦和张仪,再比如说,孙膑和庞涓。我们都知道孙膑和庞涓同为鬼谷子的徒弟,那为何要挖去师弟的膝盖骨?孙膑又是如何报复回去的呢?
(资料图)
两人交恶孙膑原名,著有《孙膑兵法》,然后
而且魏国还有,所以七国之中,
庞涓自此总算是安心了,他没有选择杀了孙膑,因为孙膑的前途已经尽毁。孙膑没了膝盖骨,不利于行,就没办法行兵打仗。
更何况,时,事情的发展就脱离了控制。
魏武侯为了些利益,把宝押在了赵国的夺嫡之战上,结果押错了宝。
快刀斩乱麻,收拾了那俩兄弟,统一了魏国。之后,就把矛头指向了赵、韩两国。
然后,赵韩联盟和魏国杠上了,时不时就要打一场。魏国虽然是胜利国,但老这样打,也很损耗国力。于是,魏国一不做二不休,准备把赵韩给灭了。
也是火冒三丈,齐威王出尔反尔,战前明明说好了壁上观花,如今却公然毁约。
于是,俩人都上头了。庞涓直接追了过去,这场战役也使魏国由盛转衰。
,后来主张连横的张仪。只能说是离谱。而申不害这个名相上位之后,韩国也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,在魏国战败的第二年就攻打了被魏保护的周天子。
这下魏国更是生气,谁都想跑到他头上去作威作福。之后,韩国更是隐隐威胁到了魏国,魏惠王忍无可忍,于是果断出兵去攻打韩国。
这次也提前和秦孝公、赵成公会晤了一番,但是只能说准备了又没完全准备。魏国这次依旧是全巢出动,又没有管自家大梁。
韩国被打的喘不上气,于是就去找了齐国求救。齐威王一直推崇的是制约均衡之术,就是中原地区这四个国家,谁都不能太强,谁都不能被灭,就是要维持原状,四家相互制衡。
如今看到魏国下死手,也是犯了忌讳。
齐威王果断的派出田忌和孙膑,让二人去营救。
但是孙膑却拒绝立刻发兵,韩魏此刻正打的如火如荼,我们完全可以等韩魏打完之后再出兵,届时,魏兵刚和韩国打过一仗,肯定是精疲力尽,到时我们再出兵。
之后,齐威王就告诉韩昭候,自己已经决定出兵相救。韩昭侯听到消息后,也不想着投降了,果断和魏国杠了起来。
在之后的五次战役中,韩国屡战屡败,而齐威王的援救却迟迟未来。这下韩国有点崩不住了,紧急送信,继续求助。
孙膑见确实不能再拖下去了,于是,故技重施,围魏救韩。
魏惠王怒火中烧,一而再再而三的搞事情,让魏惠王对齐威王的怒气达到了巅峰,直接放下了这大好的局面,不顾军队的疲劳,转头攻打齐国去了。
只能说不要让愤怒支配了自己,愤怒摧毁理智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。这次直接让太子申和庞涓举全国之力去和齐国打。
而和庞涓对战的依旧是有着深仇大怨,对他知之颇深的孙膑。孙膑也是万变不离其宗,再次利用庞涓的愤怒,诱敌深入。
有什么样的老板就有什么样的员工,这俩人老是容易上头,还老不长记性。
庞涓再次上当,孙膑用的减灶法,让庞涓误以为齐国粮草不足,士兵食不果腹,然后逃跑了。只能说,齐国怎么可能缺钱,齐国可是经济最好的,还压了魏国一头呢。
但是当时的庞涓太过上头,还以为自己抓到了对方的小辫子,直接出动骑兵追了上去,孙膑则是在马陵埋伏了一万名弓箭手,并在一大树上写了“庞涓死于此树。”
庞涓率骑兵追了过来,见有布条,就拿起火把查看,霎时间,齐军万箭齐发,直接把魏军打了个措手不及。
庞涓之死这次的战争失败,庞涓直接羞愤自杀。而魏国也走向了衰败。魏国的太子申被齐国俘虏,魏国的精英魏武卒也是损失惨重。
之后,秦、齐、赵三国围攻魏国,魏国除了失去了河西之地,还失去了交通要塞函谷关。
函谷关连接东西要道,更是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。秦之前,因为函谷关被锁的出不去,得到函谷关之后,七国的局势可谓是发生了逆转,此后不再是六国牵制秦国,而是秦国牵制六国。
这场战争影响巨大,意义深远。此战之后,秦国崛起。六国之后日日提防秦国的入侵,之后也是陆续亡于秦。
孙膑花费十几年,终于完成了这场复仇。虽然孙膑是为了自己的国家而战,但是却不是什么仁和的人,在桂陵之战中,为了诱敌深入,直接让两万人去送死。
而在之后的战争中,对结盟国家也多有算计,冷眼旁观韩国的苦苦挣扎。
孙膑的军事才能确实耀眼,但是用兵之道过于阴狠。两万兵力,眼都不眨一下的送了出去。
最后孙膑的结局也是一个迷,有说是被齐威王处死了,有说他随田忌去了楚国,还有说隐居山林,最后的结果我们不得而知。
庞涓心胸狭隘,暴躁易怒,最后结局凄惨。孙膑虽有大才,但也颇为阴狠。齐威王和魏惠王只能看见眼前的一亩三分地。
于是,造成了猛虎下山,相继亡国的结局。生活中还是要沉着冷静,目光长远。